业内最低制造成本的光伏企业(尤其中国企业)持续致力于降低制造成本,使得光伏组件的市场平均销售价格越来越低。
反补贴关税仅为2.9%到4.73%之间,并没有达到预计的水平,因此也就没有对进口产生美国太阳能行业此前一直担心的那种骇人的影响。反过来也一样:如果电池在中国以外的任何地区生产,然后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任意国家组装到组件中,则不会征收关税。
这次可不是空调开得太大了。他表示:我们对于来自太阳能发展势头良好的州的参议员背叛自己的选区感到惊讶。根本性公司税赋改革正在联邦议会上进行讨论,而削减开支讨论的重点就是联邦税赋抵减。他说其中描述了一些美国太阳能行业今天所经历的暴风雨可能带来的类似可怕后果。有些人也许还会争辩说,太阳能行业为客户降低组件价格的步伐还不够大。
Resch接下来从文章中截取了一部分内容:在太阳能行业协会(Solar Industries Association)去年举行的战略会议上,各协会成员只有一个主题生存。曾经有着267个生产商6,000个分销商以及6,000名员工的行业 只出席了15个代表。奉行低调的宁波太阳能看着后辈们一个个无限的风光,自己也耐不住寂寞,想当年四大元老,还有几人健在?日地迷茫了,在这个逐利的社会中光伏企业谁能屹立百年?。
而就在这一年,新《公司法》出台,规定实际控制人变更后三年内不准上市,股权变更再度搁浅。但只攀比、讲享受,那企业如何存活?郑飞说,上市是一举两得的举措。即便云达不莱梅打入冠军杯,其影响力和英利赞助世界杯也是云泥之别。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的证券市场仍是为国企服务的,它被赋予让国企扭亏为盈的历史使命。
你说宁波太阳能人家不知道,你一说日地牌,这个行业的都知道。无数年的等待,这一次,它离上市近在咫尺,可是偏偏赶上光伏寒冬的到来。
与施正荣一样,几年后周建宏也把战车开到了德国慕尼黑光伏展。技术上的投入,我们一点都不比他们少。但波导是个民企,没有这个指标,于是电子工业局通过把国资放入波导给其改制。然而,在这种形势下,日地太阳能仍然摆开了架势要打规模牌。
与之截然相反的是,上述中国光伏产业联盟专家告诉本刊,从全国来看,江苏一带的大型光伏企业很多,而浙江一带大多都是规模较小的光伏企业,宁波太阳能已经算是个特例了。那是他们比较幸福的时光。现在的整个国际市场变得不太明朗,因为国外的政策在调整,所有光伏行业都在等政策落地。现在大的光伏企业都做电站,一个电站就把市场份额提上来了。
那时宁波太阳能销售额不到1000万元,员工也仅有几十个人,而手机中的战斗机波导的产值接近100亿元,在如同大象般地波导的面前,宁波太阳能就像一只蚂蚁一样微不足道。这位女市长恰恰正是原宁波市工业局局长,日地太阳能的大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的前任总经理。
知情人透露,就在施正荣为了上市,通过成立BVI公司对尚德私有化时,百分之百国资背景的宁波太阳能也在解决企业的身份问题,想办法把国有资产请出去。郑飞(化名)告诉记者。
在异乡见到自家的招牌,周建宏的欣慰和自豪感溢于言表。业界不知道这个事情,那是因为我们低调。1998年,宁波市把一个指标给了当时的行政单位宁波市电子工业局(现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说,德国撤销光伏发电上网电价补贴的额外削减计划,以及接下来有可能出台的一些其它措施,都不大可能刺激德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实现明显改观,相关企业不要对此期望过高,必须抓紧时间调整销售市场。宁波太阳能当然不会甘心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随后,他和德国外交部长费舍尔一起喝了咖啡,之后,他们参观了威悉球场。
然而,让他们意外的是,电子工业局却没有把这唯一的救命馒头给这个根正苗红的亲生儿子。中国最早的光伏企业真的要上市了?波导和宁波电子的股权纠结让日地太阳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日地太阳能)几次与上市擦肩而过。
而即便日地太阳能的品牌打出去了,它对客户的影响也相当有限。尚德电力一位管理层表示,尚德是不会在体育赛事上做投入的。
2005年,无锡尚德成功登陆纽交所,其董事长施正荣完成了从技术人员到首富的华丽转身。当年11月,波导吸收合并了宁波电子信息集团下属的两家全资企业,一家是宁波电容器总厂,另一家便是宁波太阳能。
在这个节骨眼上是没法上市的。他还透露,近期浙江的热钱有涌入光热发电领域的迹象。那年,日后被誉为光伏界比尔盖茨的施正荣仅有15岁。作为波导的大股东,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如果在没有搞好手中上市资源的背景下,又想由另一家企业申请发新股上市,显然不太可能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
2000年,身为电子工业局(现宁波电子信息集团)处长的周建宏来到宁波太阳能,此时的宁波太阳能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都排在全国第一。其实,宁波太阳能上市情结由来已久,这倒并不完全是它们缺钱,企业不上市就发展不起来,上市公司的资金、品牌、人才、管理都不是非上市公司所能比的。
这又会是一次行业洗牌。即便这个目标能够很快实现,这仍然让人怀疑日地太阳能的投入产出比问题。
宁波太阳能当时打算单独走IPO的道路,而且时间一点都不比中国太阳第一股尚德晚。国企讲级别,我们企业是正处级。
他可不是来度假的,他此番是沿着另一个光伏行业后辈苗连生的脚步,走上了赞助体育赛事之路。日地太阳能要做大型的发电站。因此当时的上市不是通过保荐,而是通过指标分配。2010年11月19日,宁波太阳能通过整体变更方式改名为日地太阳能,注册资本近一亿美元。
周建宏到达慕尼黑后,立即马不停蹄地飞抵不莱梅。他的情绪变得有些高亢,趁机宣传起来:我们代表中国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历史,我们要做百年老店。
这个神秘的订单让日地公司既高兴又担忧。宁波太阳能正是电子工业局下的国企。
一边是光伏产业偶像的施正荣走下了神坛,一边像日地太阳能这样想尽办法挤进这趟上市列车的光伏企业。直到2010年11月19日,这家公司再度更名,由宁波太阳能电源有限公司变更为日地太阳能。